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遊記]北京陸章《幸福》上篇

雖然從北京回來到現在已經快一個月了
但是意猶未盡的感覺依然存在

真的衷心覺得碰攝影事件很棒的事

要不是從北京拍了兩千多張照片回來

現在的回憶也不會還是這麼的完整

雖然這篇還只是第六章的開頭

不過我還是會努力的把我所擁有的回憶與大家分享

其實現在心裡跟剛當時的心情一樣有點複雜

剛從北京回來時心裡是這樣對自己說的

"這一切還沒結束,我還可以透過照片再享受一次北京這趟旅程"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騙自己不要因為結束而那麼難過

但是現在如果我把遊記完成了那是不是一切都真的要結束了?

哈哈~或許只剩下我一個人還沉浸在當時的回憶裡無法自拔吧?很傻吧我?!

一直到現在還是覺得這些好像都是前幾天發生過的事

只要腦裡的印象依然深刻 記憶中的點滴還那樣清晰

就會無法自拔的時而嘴角上揚後至大笑 時而沉默不言陷入感傷

(威宇要忍不不能哭喔!不然放大片會跟眼淚一起流出來XDDD)

噗哈~傻人的傻言傻語說完了!也該進入主題了
這天的早上我們來到了恭王府

恭王府也就是清朝大貪官"和珅"的宅子

(PS:亞洲華爾街日報在2001年4月選出「世界近千年最富有五十人榜」和珅名列六位華人之首)

這樣不用多說什麼就知道他多威了吧!

能比皇帝還有錢的人恐怕也只有和珅了「二皇帝」這稱謂不是叫假的

當解說員說到和珅為何會如此討乾隆皇喜愛

就因為和珅長的很正!!!!!!!

不知道為什麼我的頭不自覺的轉向了威宇XDDD



而且又跟乾隆皇很喜愛的一個死去的妃子長的很像因此而得寵

這時我又把頭轉過去看阿欣



不是因為她很正!是因為她在遊覽車上講過一模一樣的話!

(................................完了= =|||)
我的意思是如果跟和珅和乾隆的妃子比阿欣簡直正翻了





(請大家一定要相信我!!!)



『恭王府本原為清代大學士和珅的私邸

和珅為官20年,植黨營私、斂財納賄,招致殺身之禍,被抄家產,宅邸亦改為慶王府

西元1851年,咸豐皇帝封奕訢為恭親王,賜慶王府為官邸,自此改名為恭王府』

而這座恭王府也是北京目前為止保持最為完整的清代王府




人家都說恭王府被稱作"福氣之府"是因為在府裡面有大大小小的蝙蝠而在中國就是代表著福氣的意思

講解員說在恭王府裡面這樣大大小小的蝠就總共有9999隻



和珅更過分的不只是這樣

在這些蝙蝠的上方那一排綠底的「卍」字就是取之作為"萬福"的意義(真的是太囂張了!)

和珅果然真的如同傳聞中說的一樣是個十足的"壞男人"XD





在恭王府有所謂的三絕一寶而其中的三絕就是"藏寶樓"、"西洋門"及"大戲樓""藏寶樓"也就是當年和珅擺放金銀珠寶的地方

恭王府的房間九十九間半v.s故宮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

看看和珅到底有多麼的奢侈

導覽員說在二層每扇窗戶的造型都有點不太相同

這都是當年和珅為了區分哪些金銀珠寶藏在哪邊所做的記號



"西洋門"是北京目前為止唯一用漢白玉建材所建造的

本來有另一座在圓明園但由於圓明園遭受八國聯軍的破壞

原本的另外一座漢白玉門早已經被毀壞

所以恭王府裡的這座西洋門可以說是僅存一座



導覽員有說西洋門下的走道是男左女右而且跨出的第一步必須是左腳



(很明顯的!威宇很清楚自己該站在什麼位置上XDDD)




"大戲樓"就是當初和珅觀戲接待賓客的地方

這一個大戲樓其內部設計可容納近三百人堪稱一絕

以前沒有擴音機要考慮到揚聲和回音的問題

像這樣可以把表演者在台上演唱讓全場的觀眾都可以聽到對那時候來說真的不簡單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我們先前已經看過老舍的戲了

就覺得那天大戲樓的表演就普普

就是一些走秀雜技表演之類的



還有一齣和珅的兒子迎娶格格的戲



怎麼看起來感覺很像..........基紐特戰隊



















而且整個節目在十多分鐘後就結束了根本沒看到什麼東西(攤)

之後我們在恭王府裡隨便走走晃晃



這顆石頭的形狀就像是一個人抱著一個嬰兒(導覽員說的)因此被叫做"送子觀音石"據說當年和珅只有一個兒子但是他一直想多子多孫

然後在太湖運來這一個送子觀音石之後他的妻子就懷孕了(驚!有沒有這麼神奇?)

恭王府裡一堆建築物都冠上蝙蝠的名子(是有沒有那麼缺福阿?)

走個兩三步就看到一個"蝠池"





繞了四五圈又看到一個"蝠亭"



就真的就只差沒看到.............




















在恭王府府中的正中央有著康熙皇寫的"天下第一福"的字畫

導覽員說是當年老太后生病了康熙皇帝希望她能早日康復

在天壇淨身祈福了三天三夜後所寫下了這個"福"字送給太后

然後孝莊皇后的病就好了(傻~)

後來孝莊皇后為了感念康熙的孝心,便請人將此字拓在石碑上,

原本聽說這石碑是在故宮內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被和珅移到了自己家中


















康熙所寫的這一個福字就包含了這五福

「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氣」五福臨門

福字的左半邊可以看作是一個"子"也可以看作是一個"才"的形狀

福字的右半邊整個來看是一個壽字的圖案

右半邊還可以再分為上下半部

可以看到上半部是一個"多"字而下半部則是一個沒有封口的"田"字

有封口的田代表有界限的田才以才不能封口

我們聽到每個人都覺得這樣掰有夠扯的不過聽起來就是很厲害



大家都想沾沾這樣的福氣~哈哈哈!

用來存放幅字碑的這座假山剛好在北京的水龍脈之上



而且假山的形狀設計的就像雙龍搶珠一樣有個龍壁的造型



『在包圍著福字碑的地方,其剛好又是一個壽字,而福字碑恰巧就在壽字一點的位置』

這是聽說的因為我沒有拍到T︿T

不過就是因為種種原因迫使嘉慶皇沒辦法把福字碑移回宮中只好還是留在恭王府內

聽完後小鬼鈞一直誇說和珅是個超級聰明的人(都是有著邪惡思想的人= =+)




中午我們來到了一間有著濃濃的蒙古風情的餐廳

我們在用餐前全部人擠到一間小小的房間裡



因為聽說好像是要表演用餐前的歡迎儀式將近20分鐘



(他們把燈全給關了逼我不得不用直閃= =|||)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們用馬頭琴表演"萬馬奔騰"、"青藏高原"等曲目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蒙古的民族樂器馬頭琴的表演

看到表演者拉著馬頭琴全身激動的晃著



後面的幾位來自蒙古的表演者高亢的唱著濃郁民足風格的曲調



這樣子的餐前歡迎儀式真的還是頭一次欣賞到(看完都high了XD)

『馬頭琴是因為琴桿頂端雕刻有一馬頭而得名。

實際上,馬頭琴最早被蒙古人稱之為“潮爾”。

北宋詩人歐陽修在一首詩中吟頌道:“奚琴本出奚人樂,奚人彈之雙淚落。”

歐陽修說的奚琴就是今天的馬頭琴。

在馬頭琴演奏大師齊•寶力高和達日瑪、李波等音樂人士

以及馬頭琴製作師段廷俊等人的不斷推動下,馬頭琴已從內蒙古草原走向世界。』




這是馬頭琴大師李波所演奏的曲目「萬馬奔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